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

小聲小聲我怕怕,唉喲我的媽!~兒童牙科門診鎮靜的角色








兒童牙科門診鎮靜在牙科治療的角色



    在一次的兒牙門診鎮靜講座當中,看到一段很有趣的影片。一個約莫三歲的外國小孩被媽媽死命地抓進了診所候診。小孩子使盡了渾身解數,又哭又鬧,終究是擺脫 不了要看牙的命運。只見這時遲那時快,小孩子用力脫下媽媽的裙子後用力往診所外面衝出去……。影片雖然到此為止,但我想那個小孩,那天終究沒有看到牙。


    現實生活中,兒童看牙的恐懼一再一再地上演。雖然我所認識的兒童牙科醫師,各個慈眉目秀,對小孩子都很友善。診所環境也都相當的人性化,有的以機器人當主 題,有的以海盜船作為櫃台,而專屬遊戲區幾乎都是標準配備。但是再和善的兒牙診所,再厲害的行為控制的醫師,偶爾總會傳來那淒厲的小孩哭聲。在我們從事兒 牙鎮靜的這麼多日子以來,鎮靜房間的內與外,常常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。房間內,小孩安穩的睡著,聽到的是規律的生理監視器嘟嘟聲,牙科器械的鑽探聲,與偶 而傳來兒牙醫師與麻醉醫師打屁聊天的笑聲,一口爛牙就這麼在最短時間內治療完成。反之,我最怕同時在另外一個房間進行傳統約束治療的孩子,因為那劃破天際 的哭聲,不僅會讓我心神不寧,也常常讓我們在外面等候鎮靜治療的家長,誤以為是鎮靜對小孩做了什麼不好的事。假如同時有鎮靜與非鎮靜的兩個孩子在操作,進 行傳統治療的家長常常會跑來問說「醫師,你為什麼不告訴我有這麼鎮靜這麼好的東西,為了不讓我的小孩受苦,再短的刀,再多的費用,我都願意支付。」之前也 因此意外讓某個好心為病患省錢的牙醫師受到病患家屬的誤解,真是不好意思。

    回到醫療層面與現實層面,我們來看各種兒童牙科治療的輔助方式。傳統的兒童牙科治療輔助方式,階段性的從行為管理、束縛板、笑氣鎮靜到全身插管麻醉,各有 各自的優缺點跟適合的幼童。TCI兒童舒眠牙科治療範圍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幼童,他集合了所有牙科輔助治療方式的優點,從行為管理的「建立有利治療環境」、 束縛板的「避免兒童亂動」、笑氣鎮靜的「情緒放鬆」、到全身插管麻醉的「大範圍治療」。簡單來說,兒童牙科門診鎮靜(TCI兒童舒眠牙科治療)的優點,就是讓幼童在安全舒適,不會干擾牙科醫師治療的放鬆狀態下,提供一個最有利的治療環境,讓兒童牙科醫師能徹底廣泛的完成根除性的牙科治療。



附表:各種兒童牙科輔助治療的優缺點比較 

優   點
缺   點
行為管理
l  非常人性化
l  不需要特別的儀器
l  大部份兒童牙科專科醫師的基本功
l  可以進行簡單的牙科治療,譬如補蛀牙,或者是單科的牙套。
l  三歲以下小孩很難適用
l  牙科醫師與兒童間的信任建立需要多次培養
l  兒童的專注力很難超過三十分鐘
束縛板
l  避免幼童身體亂動
l  可以進行大概兩顆的牙套治療
l  頭部仍能亂動,需要固定
l  通常孩子是哭到沒力,然後癱倒在椅子上接受治療
l  不人性化,在歐美的使用比例已經在降低。
笑氣鎮靜
l  可以讓小孩子在放鬆(但仍清醒)的狀況下接受治療
l  在幼童的配合下,可以進行幾顆的牙齒治療,或者是多生牙拔除
l  需要小孩子配合呼吸
l  需要特殊的笑氣設備,不是所有的診所都能進行
全身插管麻醉
l  牙科醫師可以在一個幼童完全不會動的狀況下進行牙科治療
l  幼童可以獲得很穩定而完整的一次性治療
l  需在醫院方能執行,在牙科診所目前根據法律是無法合法進行的
l  目前的醫院照護人力,一個麻醉醫師需照顧四到五位的麻醉病患
l  需要插喉嚨的呼吸管,是侵入性的處置。
l  全身麻醉後噁心嘔吐的比例高
l  全身麻醉後的恢復較慢
兒牙門診鎮靜
(TCI兒童舒眠牙科)
l  兒牙門診鎮靜可以提供如同全身麻醉,兒童不會亂動的治療環境給牙科醫師。
l  兒童可以獲得完整一次全口治療
l  年滿兩歲,體重十二公斤以上即可接受治療
l  不需插管,術後恢復快
l  麻醉醫師,麻醉護理師的照護比例高。(兩個麻醉專科人員照顧一個幼童)
l  幾乎涵蓋了各兒牙輔助治療的優點。
l  台灣發展的時間較慢,且麻醉醫師人數不足,願意且有能力執行此項醫療業務的麻醉專科醫師非常少
l  家長以及牙科醫師對於此項的認知較為不足,常常誤以為是全身插管麻醉
l  安全的兒牙門診鎮靜,仰賴「有豐富兒牙門診鎮靜經驗」的麻醉專科醫師以及「多元高階昂貴」的生理監測器,麻醉醫師不願投入人力,儀器廠商不願投資。
l  因設備費用昂貴,自然會衍生出部分的醫療費用。

沒有留言: